《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耆英对于英国公使璞鼎查可谓是毕恭毕敬,一改之前满清官员对待外国人的蛮横态度,甚至还收了后者的儿子为养子。
同时为了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耆英还赠送了一只金手镯给璞鼎查,并与他交换了夫人的照片。
这在当时普遍重男轻女的东方可谓是一大新闻,拜与英国公使的这层关系所赐,他也成为了在英国报纸上出镜率最高的清朝官员。
耆英之所以会这一趟目的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说服英国人出兵剿灭南洋叛匪余孽。
要说请大英出兵这事,还是军机大臣穆彰阿提醒道光帝的,此所谓“借刀杀贼”。这位穆彰阿大人是道光一朝第一权臣,罢免林则徐就是他的手笔。
只不过派耆英说服英国人出兵这事,穆彰阿没给前者一两银子的贿金,只是给了一封国书,但却不是割地或者通商协议,甚至主体都不是清朝。
而是一封兰芳呈给大清的国书,里面的内容就是献地于大清,愿称“臣”,而非“藩”。
然后还附上一封大清的国书,大意就是英国若愿意出兵剿灭南明逆贼,大清愿将兰芳赠与大英帝国,以结万世之好。
这离谱的计策背后的终极逻辑是什么呢?对于曾经向不列颠提议要纳维多利亚女王为妃的道光皇帝,哪怕是提出再离谱的提议都不会让白厅老爷们觉得离谱。
但并不是穆彰阿等人不想出钱贿赂,而是道光这个抠门的家伙。
作为军机大臣的穆彰阿自然知道皇帝什么性格,但是事情又不能不办,于是乎便想到了这个一石三鸟之计,“强夷”、“逆明”、“刁民”一锅端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