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原因是朱允炆问黄子澄,为什么最近传言说曹国公吃了败仗,损兵折将不说还丢失了大量的辎重。
如果真要照实回答的话,黄子澄肯定是将李景隆大败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出来。
可现在朝廷不仅没有责罚李景隆,反而还嘉奖于他,给了一些口头上的封赏,并且许诺平灭燕王之后的赏赐种种,十分让人难以置信。
这人自然是因为黄子澄说了假话,李景隆在上书之前还向黄子澄递了一份真实的情报,毕竟相对于在战场上的能力,我们这位曹国公在官场上可有足够的头脑。
黄子澄先比朱允炆知道内情,为了双方考虑,毕竟当初是他举荐的李景隆,这时候如果他大败的消息被天子知道,两人的下场都不会好过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朱允炆仰赖信任的黄师和李景隆一同作假骗了天子一次,让朱允炆以为前线战事仅仅只是焦灼,甚至还有点小小的优势呢……
战败无过反受赏,说出去都没人信,可这事就是确实发生了,谁也改变不了。
除非他们也能获得朱允炆的信任,能够让朱允炆听进去他们的话,不然也就只有一个愤愤不平羡慕的份了。
另外,李景隆这件事只是其一,相较于他的不要脸来说,还有另外一个彻底放弃了自己底线的河北指挥使张伦。
这家伙一听李景隆战败了,生怕自己倒霉被朱棣给顶上,直接带着原本应该威逼北平边境的两个卫所士卒后撤,且一路扯到了河北最南边的地方,美曰其名还说要誓死报国呢。
完全就是‘树不要脸,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的绝佳表现啊……
不过这些到朱棣耳朵了也就是听听罢了,实际上对整个战局的影响无限趋近于零,有他没他朱棣的处境都一样,仍然是没有太好的下一步方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联系我们果博东方公司客服开户电话17787888880;http://m.ymt-sz.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