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六百里加急将南梁陛下的圣意送达北境,没多久草原王庭回信,约定一个月后,阿岱可汗亲临南梁京城,拜会陛下。
消息传来,民间与朝堂都沸腾起来。多年前,金乌大可汗也曾亲自来南梁游离,还参加了景圣帝登基的庆典,那时的金乌大可汗不过是个不受宠爱庶子,不想回去没多久就登上了王位,京城里上了年纪的百姓还记得当年各国使团进京时的盛况,想不到有生之年还能再看到这番光景。
朝臣们争论了无数次,终于在阿岱出发的日子,定了份名单,呈给陛下。
草原可汗亲至大梁,自然要有身份相当的南梁钦使负责对接,总不能让大梁陛下同一个小他几十岁的小可汗亲自掰扯条件。何况使团来京也少不得有人陪同宴饮、游览,那些国书上的条件要锱铢必较,可这台下的场面功夫还是要做足。
这份名单上迎接正使为皇子端王,副使是礼部尚书陈世济。英国公世子周珩、镇南侯袁茂等等位列其中。倒是难为两位阁老一碗水端平。
景圣帝皱着眉看着两位股肱之臣,“二位爱卿啊,这名单拟的不好。”
二位阁老一惊,须知道陛下已经极少拨回陈条,想来对这名单十分不满。可是又觉得名单也没什么问题,即有大皇子端王,又有三皇子这边的陈大人,还有军方的宿耆英国公和新贵镇南侯,实在不知陛下怎么不满。
“那阿岱可汗今年几岁了?”景圣帝问。
俞阁老想了想:“陛下,阿岱可汗今年十六岁。”
“端王几岁啊?陈世济几岁啊?”景圣帝的话冷飕飕的。
“陛下是说,年岁相差太大,接触之中,难免被草原王庭指摘有我大梁故意倾压阿岱可汗的意思?”俞阁老恍然大悟。
“可是……”张阁老想说,三皇子倒是年纪相当,可被您关在庙里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