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75章忠君爱国 (3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实际上除了他们以外,还有无数的教堂和教士在充当着润滑剂。不要小看这群神棍的作用,他们在此时底层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这个时代有很多人一辈子没离开过村庄和田地,他们出生的时候要接受神职人员的洗礼,之后的婚礼、葬礼也都是神父们主持。

        尤其是一些小地方的本堂神父,就好像是南方地区的祠堂族长一样有权威性。

        这些人待在一起组成的骨架,再加上完成了忠君爱国教育的民众就可以形成一个个坚不可破的堡垒。

        奥地利的基础教育除了扫盲,便是提高民众对国家的服从性也就是所谓的忠君爱国。

        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普鲁士早在威廉三世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忠君爱国教育,他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建立国家意识。

        毕竟当时的德意志人,对于国家这个概念实在不强烈,比如奥地利的军队里经常会有黑森人、巴伐利亚、萨克森人,甚至是汉诺威人。

        德意志诸邦混战的时候,大家都是凭喜好随便加入哪一国的军队。比如朱利叶斯·雅各布·冯·海瑙将军实际上就是个黑森人,而萨克森的陆军元帅则是个符腾堡人。

        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决定结束这种乱象,他在大教育家洪堡的建议下开始对传统宣战,要求人民对国家忠诚,对君主尊重,所以普鲁士人很少为其他国家而战。

        反观历史上奥地利人这点就做得很不好,甚至让某个练如来逆掌的家伙被人误会是德国人。

        普鲁士人的做法很多都流传到现代,比如升旗仪式、唱国歌、弘扬本国历史尤其是对奥地利的战争胜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