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老两口脸上都充满了热情和真诚的笑容,先招呼众人就坐,又端来葡萄干、果脯、葡萄酒,盛情款待到访众人。
杨集知道与热情好客的人打交道,用不着谦虚客气,太过谦虚反而是对主人不敬的大失礼,抓起一把香甜可口的葡萄干就往嘴里塞,又喝了一碗葡萄酒。
萧颖和柳如眉等女浅尝辄止,便到葡萄架观看一串串翠绿的葡萄,和柳如眉、张出尘、慕容弦月等人相比,萧颖主仆三人生平首次遇到这种颠覆认知、颠覆四季的自然奇观,心中震惊无比,若非亲眼所见、单凭耳闻,根本不信冬天也有绿意盎然的青涩葡萄。
感到客人享用得差不多了,老人才进屋提出一筐棉桃,放在杨集面前,笑着说道:“将军,家里的白叠果只剩这些,其余都织成白叠布卖钱了。”
“我看看!”杨集捡起一个细看,棉桃比他后世在新疆看到的长绒棉小了很多、灰白色的丝绒又小又短,但还是让杨集充满了欣喜,虽然大面积在良田中种植不现实,可是那些无法耕种的山坡荒地闲着也是闲着,只管一古脑的把种子洒上去即可,而后只需出面收购,百姓自己都会上山去摘来卖钱,产量虽然远不如专门种植的伊州,但积少成多,数量也是可观的。
第二年只要明确收购,有利可图的百姓们还不能在荒山种上?还不能精心抚育?
老人也拾起一个脱壳的棉桃,用好剥去里面的棉籽,虽然他手法熟练,可是进度和效果让人着急,他笑着说道:“用白叠丝绒织成的白叠布价钱比麻布好,但很难去籽,一百斤果实能有二十二斤白叠绒就不错了。”
“二十二斤?”杨集大感惊讶,他以为十取一就不错了,没想到皮棉竟然高达十取二?即便不是家家如此,但是也相当可观了。
至于脱籽难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凡是去过新疆旅游的人,几乎都见过、玩过古老的脱籽轧花机,那东西简单得像一架木梯。
“是啊!”老人答道:“这要好年景产出最好白叠子才有二十二斤,我活了六十三岁,只遇到二十几次。”
“也不错了!”杨集笑着问道:“老丈家里还有没有白叠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