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1章 八方来客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绕过影壁,眼前豁然开朗。

        前堂广场正中有一个比卫王府更大的人工湖,湖中搭起了一个坐北朝南、带有斗拱的大彩台,正有人把案几、蒲团、火炉、油伞往上搬。还有一些健硕的大汉把梅、兰、竹等盆景往上抬,然后由园丁把彩台装饰得花团锦簇、绿株盎然。

        台下东、南、西三方,也有人在准备坐席。

        瞧这架势,这种突如其来的盛会对于杨素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下人们都忙出了丰富的经验。

        整个场面看起来虽然比较仓促,但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忙而不乱。

        凑近一看,杨集发现构成彩台的柱子、方条、板子都是带有榫卯结构的现成零件,搬来这里一安装,就成了高大彩台。

        早建晚拆,十分方便。

        随着往来之人慢慢减少,彩台的布置慢慢接近尾声,剩下的只是些扫尾工作。

        不过杨集也感到有些不解,以气势恢弘的正堂,完全容纳得下摆在外面的案几,根本没必要在外面搭台啊?莫非这时代的文人都喜欢魏晋风骨那种格调?但很快省悟了过来,说到底,这是考虑到宾客的身份问题,只因送礼的人群中,既有官员、也有身份低贱的商人。

        商人虽然有钱,但是他们的身份地位只比奴籍高一点,哪怕他们再有钱也只是贱籍,受到不准骑马、不能纳妾、不能当官、只能穿黑布衣等等各种严苛限制,而且一旦被定为商籍,世世代代都这样低人一等,哪有资格在国公府登堂入室?

        但是王公大臣个个都是人精,自然不会把送礼的人拒之门外,所以每当家里有这些人参与的宴会,都会在正堂之外搭建彩台,这样即可达到收钱目的,又不落人口实。

        而那些大商也不指望王公大臣能为他们办实事,但依然乐此不疲的送礼,万一被某个人记住、看上,那就是改变家族命运的巨大飞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