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54章 环境基础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朱翊钧仍旧微笑着目视前方、只用心声与雨交谈,正因为他是穿越者,所以他才更加坚信自己所选择的这条道路。

        以越南人的经验而言,粮食亩产增速最快的时候就是他们搞农业集体化的时候,整个国家的生产力几乎每年都在攀升。

        而当他们恢复了小农主义的古老传统、将土地使用权分给乡民们之后,粮食产量的增长便陷入了尴尬的停滞、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倒退。

        这么说吧,粮食的产量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五大硬件就是水、肥、种、药、具。

        水利不好就无法有效浇灌和排放,肥料和种子不好产量就上不去,没有农药就无法应对虫害,没有高效的农具、庄稼就有烂在地里的风险。

        能够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是如此之多,但唯独跟积极性这玩意关系不是很大。

        毕竟农民们的耕种效率到底有多高,主要还是取决于他们手里到底是握着联合收割机的摇杆还是刀耕火种的石斧石镰。

        农民们又不是德鲁伊,积极性高了还能给水稻施个魔法什么的,种地说到底还是个经典的唯物主义劳动。

        科技水平和生产技术才是影响生产力的第一要素,而农业集体化恰恰是推广生产经验、改进生产设备最方便的一种土地制度。

        大毛他爹的问题在于居心不良,他们搞这套根本就不是为了改善农民生活,而是存着方便自己用剪刀差噶韭菜的心思,他们从初心上就很不纯良。

        对于一个急需完成工业化对抗外敌、同时又穷得只剩下农业的国家而言,他们已经没有选择了。

        农业集体化带来的收益没有落到乡民们自己的口袋里,乡民们反而还要承担余粮收集制和剪刀差的花样剥削,这生活水平能提上去就有鬼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