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倒也没什么,只是希望天子能允许织田家的使者到燕京朝拜时、能够携带些许的货物来天朝贩卖即可。”
“贸易......贵方应该知道朝廷的海禁政策是拜谁所赐吧?这种事情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
听到朱翊钧这个“小小的”要求,钱以牧的脸色瞬间就耷拉了下来,还敢跟大明谈贸易往来,亏你说得出口啊日本人!
蒙元帝国的治理模式虽然非常粗糙,但蒙元时期的外贸体系经过带宋和蒙元时期百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成熟而稳定的财政来源,带宋凭借贸易赚取了惊人的收益。
朱元璋确实不懂什么经济和贸易,但能收大笔商税的东西他肯定很感兴趣,能让穷疯了的朱元璋主动发布海禁政策,来自日本的倭患严重到了什么程度可见一斑。
倭寇问题从蒙元时期就已经出现,日本国内进入长期的混乱和内战,大量失去领地的武士和海盗不得不跑到中国沿海“再就业”。
大明的海岸线极长,而且近海区域情况复杂、遍布着利于盗匪藏身的岛礁,大量破产农民、前朝余孽、日本海盗纷纷涌现出来,无量的本地士绅更是趁机官商勾结、搞起了黑吃黑的买卖。
朝廷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颁布了严厉的海禁政策,再加上日本幕府在嘉靖年间把朝贡给断了,双方的关系不能说是一衣带水吧,只能说是水火不容。
大明的海禁政策就是为了防日本人的,现在织田家居然厚着脸皮要来跟朝廷通商贸易,这跟苏联申请加入北约有什么区别?这个提案交上去连司礼监那关都过不了。
“不不不,这怎么能说是贸易呢?都是些不值钱的土特产,商税还是会一文不少地缴纳。”
朱翊钧笑容不变、死死咬住了“朝贡”二字不变,钱以牧饱含深意地眯了眯眼睛,他现在有些怀疑面前这个“织田使者”究竟是不是日本人了。
对方不仅把姿态放得很低、而且对朝廷的心思与尺度拿捏得很准,咬死了这个不叫“通商”、而是谦卑的“朝贡”。
这个“田中庄司”非常清楚,朝贡和贸易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与日本番邦贸易是违反太祖爷留下的海禁政策,谁敢提出来会被御史言官们喷成筛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