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有了“剿除倭寇”这个借口之后就完全不同了,这叫吊民伐罪,你地方上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吧?想不被倭寇侵扰,那士绅和地方官们就只能向朝廷求助。
朝廷当然是很乐意帮忙的,可王师总不能白来吧?朝廷从辽东、从燕京调兵去南直隶抗倭很花银子的,在当地想办法募集粮饷也十分合理。
而且王师都到地方上了,那交不交商税、交多少商税可就不是你能做主的了,敢有异议的人就是对抗朝廷,随手按一个“通倭”的罪名就能按在地上砍脑袋。
朝廷的主要税收依赖地税和工匠,倭寇们就算闯进来闹得再凶,只要耕地还在、娴熟的工匠还在,朝廷的税赋就不会受到多少影响。
护住运河和几个重要城市、倭寇闹得再凶也影响不到燕京的老爷们,朝廷有的是耐心等南直隶的士大夫们求着自己发兵支援。
“南直隶再富庶、朝廷收不上来税就没有任何意义,大明这棵二百年的大树上有太多太多的旁支杂叶,是时候该修剪一下了。”
朱翊钧不由被张居正冷酷的语调激地虎躯一震,张居正这番话的底层逻辑是相当残忍的:人不仅仅是人,还可以被视为一种资源、一种资产,既然是资产,那就有“负资产”这一说。
在这个逻辑下,如果一个百姓不能给朝廷交税、不能给朝廷服役,而朝廷还要承担他活不下去后造反的可能性,那这个百姓就不再是皇帝的子民了,而是棘手的“负资产”,是要尽快甩掉的包袱。
张居正觉得这种负资产太多了,所以要让他们死上一死,逼那些占据着垄断地位的豪绅和富商向朝廷让步。
朝廷把权贵们让出来的蛋糕切一切,皇室、朝廷把最好最大的一部分分走,再拿一些边角料出来镇抚百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