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大理寺卿本着怀疑一切的本能,认为大批流匪入城绝非易事,更何况携带兵器;流匪无非劫财,却招摇过市,即使蒙面也不合常理,若单纯滋事,时间地点又太过巧合,为何不直接冲撞东瀛使团,然而是乘乱误杀,总而言之,事情绝非如此简单,很有可能是有人蓄意为之。
中书令及刑部尚书则认为无论阴谋与否,内防疏漏应当按律惩罚。
但监察御史甄从新,却跳出事件本身,与明帝分析了事情的影响及可能的得失。
“圣上,如果只是流匪滋事,重整内防,加强巡防即可,过失之错,刑律按典惩处更是容易。但万一是有人蓄意谋划,而又恰巧同时涉及两个皇子,那谋划者用心之深让人不寒而栗。”
“两个皇子?”刑部尚书疑惑,而大理寺卿则摸须赞同。
“圣上钦点韩王负责接待遣使,遣使当街被杀,韩王难辞其咎,而负责启都内防的樊将军又是秦王着力举荐,秦王更是举荐不当,亦或者说是识人不明、缺乏远见。那么谁更得益呢?我想圣上心中自有分辨,毕竟东启是圣上的东启,任何意外或阴谋折损的都是圣上威名,更有甚者,动摇国之根本。”甄从新说的很直截了当。
“那依甄卿之言,该如何处置。”
“按兵不动。”甄从新说到,“先不管背后之人是如何谋划,目前所有线索均系于圣上怪罪或是责罚樊离之上,最后的目的不过是打破当下城防军权的稳定,若是圣上不做任何调整,那必然诱逼背后之人做进一步的谋划,到时才更有迹可循。”
明帝沉默不语,若真像甄从新猜测那般,按兵不动的确是最好的对策。
之后便遣散了众人,独留下大理寺卿,秘密安排他暗自寻找真相,并安排御前近卫肖广配合。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联系我们果博东方公司客服开户电话17787888880;http://m.ymt-sz.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