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甚至要不是条件不允许,李秀都想直接把蓝星开出太阳系的黄道面了。
不让蓝星经过木星的轨道了。
当然这就不得不说一下太阳系的黄道面是什么了。
太阳系所有天体都在黄道面位置附近运行,是由于太阳系形成机制导致的,而且这种机制基本适用于所有恒星系统,也就是说恒星的形成机制都与太阳差不多。
所有恒星都是在星云中诞生,无论是宇宙刚诞生之初,还是现在都如此。只不过宇宙诞生之初的星云更纯净,只有氢元素和氮元素,还有极少量的锂。这几种元素都是创世之母,最早的处女云。
随着恒星的演化,核聚变生出了更多的元素,超新星大爆炸让全部元素在极高温度和高压下生成了。现在宇宙中已经发现有118种元素,这些元素地球上都有存在,说明我们蓝星和太阳系并不是在原始星云中诞生,而是通过超新星大爆炸,散发到太空的二次或三、四次星云中诞生的。
这些星云在宇宙中由于万有引力作用,经过亿万年的相互吸引,终究会越来越致密,随着星云密度的增大,引力越来越强大,就会收缩得越来越快,最后形成坍缩之势。急剧的收缩压力导致星云核心温度和压力越来越高,到达一个临界点,就会激发氢核聚变。
太阳中心温度1500万K,压力达到3000亿个大气压。核聚变的巨大辐射压抵御住了收缩压,以一个巨大等离子球的形态稳定存在与宇宙中,这样一颗恒星就渐渐成熟了,进入主序星时期。
黄道面的形成原因,及其黄道面上下空间状况。
在星云快速收缩过程中,由于星云并不是规则完美的,引力到达每一块星云并不是均衡的,这样就会导致星云开始旋转,随着旋转速度越来越快,星云就会向赤道方向甩出,渐渐就形成恒星吸积盘,一个巨大扁平状的旋转云团这也就是最初的黄道面了。
恒星在中心形成后,会吸附掉整个吸积盘绝大部分质量,比如太阳就吸附掉了整个吸积盘质量的百分之九十九点八六,剩下的一点点渣渣滓滓就渐渐碰撞吸附成了行星等天体,这些天体就在依然在吸积盘的盘面附近,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围绕着太阳旋转。这就是太阳系各个行星及其他天体都会在黄道面附近的原因,其他恒星系统大致也如此。
至于黄道面垂直的空间,其实几乎什么也没有,当然也不排除极少量的小天体存在。但在这个黄道面的两边,引力是一样存在的,因为引力是与质量成正比的,其遵循的公式为:^2。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