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0章 跨年之夜 (2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两份报纸都报道了《小兵张嘎》在年底压哨首播破三这件事。

        除了报道这份战绩外,对内容也褒贬不一。

        李南池拿起一看,两份报纸的口径相差不大,赞扬了抗战片创新思路,但对剧中表现出的“儿童耍鬼子”颇有微词。

        尤其是《华夏影视娱乐报》,他们旗下撰稿人效率很快,在他们这期报纸上,以“小兵张嘎首播破三的成功原因究析”为题,写了一篇专栏文章:

        “当下影视剧,以历史权谋、仙侠世界、都市商场为主流。在《小兵张嘎》没出现前,国内军事片市场,尤其是抗战系列题材的军事片一直持续低迷。单从这个角度来看,《小兵张嘎》可以说是国内军事片市场少有的振兴之作,并且为后继者提供了抗战剧拍摄的新思路。”

        “《小兵张嘎》的成功,首当归功于剧本的新颖视角。不过从历史严肃性角度来看,抗战是一种史实,以往相关从业者都紧循着严肃、认真、尊重的态度,但《小兵张嘎》不论是从剧本还是台词的设计,都打破了抗战剧的严肃性,演员也以一种带有喜剧感的表演模式呈现在镜头下。”

        “我们看到了这种模式改变带来的收视红利,但对于严肃的抗战历史而言,不禁要问,这种创新性的方式合适吗?这似乎是打开了抗战片拍摄的一个潘多拉魔盒,抗战剧是否会因此变得不严谨?变得不尊重?变得浮夸?......”

        报纸上叨叨了一大段,这也是看了《小兵张嘎》后,不少剧评人持有的态度。

        芒果台的玛瑙独播剧场一周里播放两天,一共播放了四集,即便是面临跨年晚会铺天盖地的宣传,关于“小兵张嘎”的话题始终保持着热度。

        尤其是关于抗战剧是该遵守严谨严肃的传统,还是学习《小兵张嘎》这种处理方式,讨论的声音相持不下。但对于影视圈而言,永远遵循着市场导向,《小兵张嘎》的成功,打开了不少编剧、导演的视角,写剧本立项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