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若是如同朱允炆这般,登临帝位之后便大肆更改先帝制度,将原本过于苛刻的官吏条制变得宽松许多,给文官大幅度的喘息余地。
这说起来是文治,是宽政,可这也未尝不是给那些官吏们机会,给他们腐败的理由和资本呢。
世人皆说官字两个口,贪官污吏之人永远杀之不尽除之不绝,所以高皇帝施以严政苛求,让天下百官时刻处于紧绷的状态,就算是有贪腐的机会,有贪腐的想法,也要考虑考虑自己这颗人头值不值冒这个险。
另有多次的朝廷清理行为,对吏治的整顿了力度强绝古今,也是让洪武一朝贪官人数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
当然,这种宁杀错莫放过的行为确实是容易殃及无辜,这一点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但手段虽然粗糙,效果却是十分的明显。
可朱允炆呢,在年关方过,从洪武变成建文的那一刻开始,便将高皇帝的大部分制度尽皆废除,转而宽松了很多很多,先后对比之下大起大落差距可谓相当之大。
更是命令朝廷传发邸报,将这些政策制度传告天下,当然了,这年号的变更自然是要放在首位才是,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可宽松一些虽然是好的,但总部应该彻底将勒在官吏脖子上的绳索全都放开吧,这岂不是给以他们放纵的暗示。
人人都有贪念,有的可以自控,有的却深深陷入了金银之中不可自拔。
原本在高皇帝之时,在朱元璋手里可是拽着一根甚粗的铁索,铁索下面开成无数的分支,挂在天下官吏的头上,拴着他们的脖子,让这些人时刻提防生怕这铁索就收紧将自己勒死了。
可朱允炆嗯,他不仅没有继续使其铁索,反而是主动将其砍断,彻底松开了天下百官脖子上的拘束。
说起原本的官吏规矩确实是苛刻了一些,朱允炆要是想要宽松一点倒也无妨,但是怎么也不应该彻底松开了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