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天子驾崩的消息自然不可能一直都被封锁着,而且朱元璋的遗体也不可能不下葬,这封禁了一日的金陵城终于是开了,并且大明皇帝朱元璋驾崩的消息了传了出来。
只是在朱允炆的暗示下,这消息的传播力度并不大,甚至应该由大明官方的骑信急报都没有立即发出,而是有预谋的拖延了下来。
这是朱允炆的意思,也是太子智囊团的意思。
先帝驾崩,新皇当立,这是古往今来的规矩,可如今大明的局势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登基的。
北有燕王朱棣,宁王朱权,西有秦王二世和晋王二世,还有另外那些边塞亲王,一个个都是手握兵权之人。
如果这些人心有异念,对大明皇位的更迭有想法,那对于朱允炆而言可就糟糕透顶了,甚至还有可能掀起大明动荡的开始,让这个帝国在二世之时便分崩离析。
所以在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三人意见统一之下,朱允炆暂缓了通报全国的急信,转而打算等到将朱元璋下葬之后再彻底将消息传出去。
不过显然黄子澄他们这些人,乃至朱允炆都是多想了,或者说他们几人天上就对手中掌握兵权的藩王十分的不信任,也对大明现在的藩王分封制度有极大地不满和不赞同。
进而他们的第一反应便是各路藩王心有不轨,完全没有想过藩王们自己是什么想法,一心将他们的自主感官带入到了各路藩王的身上,强行将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放在朱棣,朱权等人的头上。
这种极其不负责任的主观判断,实际上并非是一个称职的朝臣所应当具备的。
但无奈这三个太子幕僚本身便是对藩王制度有不小的恶感,再加上朱允炆本身的态度,才导致了现在的状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